最近看了很多電影,如瓦力、神鬼傳奇3、刺客聯盟、蝙蝠俠之黑暗騎士、大衛特大號、追兇線索還有等等要講的海角七號......
海角七號,大概現在國人是無人不曉了,賣座的票房跟好萊塢的商業片不相上下。台大批踢踢的鄉民們更是把這部片給神化了,所以我就去看了。
劇情簡介:
生命,只有一回!
夢想,不會只有一次!
錯過的愛情,只要肯回頭,還是有找回心靈相印的一天……。
這是一個關於音樂、夢想、與愛情的故事。
六十多年前,台灣光復,日本人撤離。一名日籍男老師隻身搭上了離開台灣的船隻,也離開了他在台灣的戀人:友子。無法當面說出對友子的感情,因此,他把懷念與愛戀化成字句,寫在一張張的信紙上。
六十多年後,台灣的樣貌早已完全改變,各個角落的人為生活而努力,幾個活在不同角落的小人物各自懷抱音樂夢想:失意樂團主唱阿嘉、只會彈月琴的老郵差茂伯、在修車行當黑手的水蛙、唱詩班鋼琴伴奏大大、小米酒製造商馬拉桑、以及交通警察勞馬父子,這幾個不相干的人,竟然要為了度假中心演唱會而組成樂團,並在三天後表演,這點讓日本來的活動公關友子大為不爽,對這份工作失望透頂,每天頂著臭臉的友子也讓待過樂團的阿嘉更加不高興,整個樂團還沒開始練習就已經分崩離析……。
老郵差茂伯摔斷了腿,於是將送信大任交阿嘉手上,不過阿嘉每天除了把信堆在自己房裡外,什麼都沒做,他在郵件堆中找到了一個來自日本,寫著日據時代舊址「恆春郡海角七號番地」的郵包,他好奇打開郵包,發現裡面的信件都是日文寫的,根本看不懂,因此不以為意的他,又將郵包丟到床底下,假裝什麼事都沒發生。
演出的日期慢慢接近,這群小人物發現,這可能是他們這輩子唯一可以上台實現他們音樂夢想的時刻,每個人開始著手練習,問題是阿嘉跟友子之間的火藥味似乎越來越重,也連帶影響樂團的進度。終於,在一場鎮上的婚宴,大家借著酒後吐真言,原來阿嘉跟友子兩人都是孤獨的異鄉人,解開心結的兩人發現了怒氣下所隱藏的情愫,於是發展出了一夜情。
在阿嘉的房裡,友子看到了日本來的郵包,發現那居然是來自六十年前七封未及寄出的情書,她要阿嘉務必要把郵包送到主人手上,然而,日本歌手要來了、郵包上的地址早就不存在、第二首表演樂曲根本還沒著落、而貝斯手茂伯依然不會彈貝斯……。
而友子,在演唱會結束後,也要隨著歌手返回日本,開始新的生活。
阿嘉終於決定打起精神,重整樂團,他們的音樂夢是否能夠實現?沉睡了六十年的情書是否會安然送到信件的主人「友子」手中?而阿嘉跟友子的戀情,是否能夠繼續發展下去?……
人只能活一回,夢想卻有無數個,唯有放手一搏,才能知道機會屬不屬於自己……。
====
這部片裡面,從主角到所有配角,每個人物個刻畫很清楚且細膩,讓每個人背後都很有故事,透過各種巧妙的巧合來串聯。以往大家看到國片,就像是看到印象派世界名畫一樣,總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。到底有多少人看懂色戒,我想比起海角七號,應該差距會很大。我不是要拿李安跟魏德聖比,而是在手法上,海角七號比較容易懂「好看」在哪裡。
我看完覺得很好看,況且有突破以往國片的水準與思維,不過批踢踢上說的那種好看的程度,我是覺得還好,美感上弱了點。但是國人這樣推崇國片,還是我所樂見的......這部片得到去年台北電影節的百萬電影大賞,所以才會在國內上映(好像是這樣),而且日前也在日本得到百萬大賞(日幣100萬),這又是另類的台灣之光。
到底哪裡好看,又有多好看,還是您得自己進電影院觀賞。別再說這種什麼片等二輪還是以後看DVD就好,只是希望您去看一部電影,花錢看自己國人的片應該不為過。
下圖是前幾個月女主角田中千繪來高雄拍電影(不是海角七號),我剛好有幸幫他們拍側拍以及幕後花絮,趁訪問完的空檔合照。她本人很漂亮也很有氣質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