幾年前李明依紅極一時的廣告詞"只要我喜歡,有什麼不可以"。
她卻萬萬想不到這句話,被後來的師長父母拿來批評年輕人的過度自我意識。
秦揚也想不到,他演的劉文聰說的台詞,會變成時下流行的術語。
一句話,影響有多深遠??
你我都不知道。
卻總在柳成蔭之後才知道這是當初的無心插柳造成的。
有時候只能無奈,就像我一樣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如果你的一句話,可以左右一個團體,是不是會覺得很風光??
呼風喚雨,比三國的孔明借東風還要威風。
如果你無心的一句話,可以左右一個團體。
且該團體的變化完全跟你無關,是不是沒什麼感覺??
想想,若你是在這被影響的團體當中。
做何感想??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既然一句話有這麼大的影響力,
那麼說話是不是該小心一點??
到這裡為止,邏輯似乎都是對的。
換個角度看一下,
當你每聽到一句話,你是照單全收、還是小心求證??
主觀意識強的人,一定是照單全收;
客觀的人,總會慢慢分析。
有時候現實並非事實,
所以有人說:
眼睛看到的,耳朵聽到的,未必都是真的。
想,才是真正該做的事情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我說了一句開玩笑的話,
卻造成別人的誤解,
造成整個團體被誤會,
中間的恩恩怨怨 我一概不知情,
我卻看到我無心插柳所成的蔭。
我很不舒服,
為什麼聽到我說那句話的人,
連基本的邏輯思考都沒有,
主觀意識覆蓋了理性思考。
對,我是來抱怨的,
來抱怨怎麼這麼不成熟,
我無心說的話,我一點錯都沒有,
錯在誰,錯在造成風波的人。
漁夫捕魚遇到大風浪,漁夫會去怪要吃魚的客人們嗎??
不會,漁夫只會怪罪天氣不好。
因為,風浪大,是天氣造成的。
想,才是聽到每句話真正要做的事情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你今天聽了多少話??
你今天想了多少??
(撰寫於20031005)
PS:
當時確實是因為我說了無心的話造成了一些風波,不過是什麼事情我忘記了,很感慨,所以就寫了這篇。